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哀兵必胜

发布时间:2019-06-16 18:10:01

哀兵必胜是什么意思

成语简拼:ABBS

成语拼音: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简拼:ABBS

成语全拼:aibingbisheng

成语繁体:哀兵必勝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近义词:师直为壮

反义词:骄兵必败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英语: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

成语用法:哀兵必胜主谓式;作谓语;用作褒义。

成语例子: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啼笑因缘续集》一0回)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哀兵必胜的故事

《老子》第六十九章,是老子关于军事问题的一篇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一、不要发动侵略的战争;

二、各国的国君都懂得“柔胜刚”的道理,天下就没有战争了;

三、抗击侵略者时决不可轻敌;

四、反侵略的国家必胜。

老子说:“古代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做主动挑起战争的‘主’,而要做被迫进行战争的‘客’。我不进入别国领土一寸之近,可以退回本国领土一尺之远。王侯能这样‘守柔’,国家就将没有战争。这就是说,在军事行动中,可以没有行伍,不用严阵;可以不用袒露出胳臂,摆出争斗的架势;手里可以不持兵器,或许就不战而胜,要捉的敌人,或许根本没有了。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如果真有敌人进攻,则决不可轻视。灾祸莫大于轻视敌人。轻视敌人,几乎要丧失我们的土地、人民和主权。两国打仗时,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将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