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什么意思
成语简拼:BMNF
成语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成语简拼:BMNF
成语全拼:banmennongfu
成语繁体:班門弄斧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英语: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成语用法:班门弄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成语例子: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班门弄斧的故事
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领。
班门弄斧相关文学推荐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五期中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质量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二月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人教课标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试题(福建省专用版)
-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练习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题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题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