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发布时间:2019-12-20 02:00:01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1、下面这段话是对我们所学单元课文内容概述,请按要求在括号内注音或写字。(4分)

在《童年趣事》单元,百草园碧绿的菜畦( ),让我流连忘返,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也确实让人nì( )味;在《建筑艺术》中,我了解到人民英雄纪念碑chù()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山陵埋葬着曾经叱咤( )风云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2、古诗文默写。(8分)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2)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哼都不哼一声。

⑶万籁此俱寂, 。

(4) ,乾坤日夜浮。

(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 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6)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B.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C.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故乡和亲人。 D.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4、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2分)

①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②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③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5、你的父亲迷上了赌博,开始成天去打牌。你妈妈说他,他不听,还恶声恶气地没有好脸色。你是他的宝贝孩子,你想,你该怎么劝服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6、“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7、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8-11题。(12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注释:已而:过了一段时间

8、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 ) (2)晚年手不释卷 ( )

(3)暮乃反 ( ) (4)冕因去 ( )

9、文言文中,“之”常用作代词,看看对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 ③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A、①书卷 ②箧 ③其人 B、①书卷 ②箧内东西 ③奏牍

C、①箧 ②箧 ③奏牍 D、①箧 ②箧内东西 ③其人

10、翻译句子:(4分)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11、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小题。(12分)

龙卷风的秘密

龙卷风就是空气里的漩涡,多发生在高温、高热的不稳定气团中。那里空气扰动得非常厉害,上下温度相差悬殊。当地面上的温度在30摄氏度时,位于4000米的高空,温度仅有零摄氏度左右,在8000米高空,温度已降至零下30摄氏度。这种温差,使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交流速度过快,从而形成许多小漩涡在空气中,做旋转滚动。当那些小漩涡逐渐扩大,加上激烈震荡,就容易形成大漩涡,成为袭击地面或海洋的风害。

龙卷风又称旋风。通常它的风速可超过超音速飞机,因此,它带有很大的破坏性。龙卷风虽然出现时间短、消失速度快,然而,在它存在的一瞬间,却留下了几个颇为人注目的“之最”。1925年3月18日在美国出现的一次龙卷风,穿过密苏里、伊里诺伊、印第安纳三个州,沿途造成689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是迄今世界上记录的最强劲的一次龙卷风。1956年9月24日在上海出项的一次龙卷风,把一个重达11万公斤的储油桶轻轻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掷向120米远的地方。2007年8月8日,龙卷风和随之而来的暴雨侵袭美国纽约,造成的财产和人员的巨大损失,至今还令美国人谈风色变。上述事实足以证明龙卷风的威力。

龙卷风按形成地点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北美中部是世界上陆龙卷多发地区,每年的春末夏初,约有700次陆龙卷袭击美国。海龙卷要是不接近航船和海岛,也就没有多大的破坏性,但它通常更为凶猛、壮观。火龙卷是一种不为大家所熟悉的龙卷风,它通常发生在火山爆发和大火灾时。由于大量的岩浆向外喷射或大火灾的热烟上升,水分被加热成水蒸气随之冒出,在短时间内蒸汽升到一定高度时,会凝结成巨大的灰尘云。因为这种云和积雨云十分相似,因此,也同样会有闪电和暴雨发生,这时产生的龙卷风有烟火夹杂,所以称为火龙卷。 (选自《少年科普报》,有删改)

12、选文主要介绍了龙卷风的哪些秘密?(3分)

13、根据选文第一段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补合适文字,归纳龙卷风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10个字)(2分)

不稳定气团→上下温度悬殊→ →形成小漩涡→ →龙卷风

14、选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龙卷风按形成地点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一句中加点的“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小题。(13分)

马戏团

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天肯定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

像在说:“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道:“您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

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⑩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⑾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16、第⑩段“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中的“原因”是指: (2分)

17、第⑨段括号里补充说明的话的作用是:

(2分)

18、第②段“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说“他骄傲”是因为:

(2分)

19、第⑦段“这人的钱显然是不够的”依据是:

(1) (2 ) (4分)

20、第⑾段“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看成马戏,却又说:“没有徒劳而返”,他们得到的是什么?

(3分)

第三部分 课外名著积累

21、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他不同意,而自封为:

“ ”。 (1分)

22、《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1分)

23、 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 ,请简单介绍孙悟空取经前的一件事(课文除外) 。 (2分)

24、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

救悟空, 收悟能, 收沙悟净 。(3分)

25、列举一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 (3分)

情节:

理由:

第四部分 作文 (30分)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同学们,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书写清楚,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