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我的四季》教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1-30 09:00:01

《我的四季》反思教案

任务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我的四季》表达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文中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作品通过一些激励性名言、诗歌的运用,既对文本进行了开拓和延伸,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交流和切磋中产生思想碰撞,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学生分析:

《我的四季》在高中教学阶段的第一学期,刚刚经过暑期休息时下学生属于倍受宠爱的一代,热衷于肯德基、QQ、超级女生,并不一定能够理解作者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感性走向理性,由浅薄走向深刻,使教学从纯粹知识的积累转变为生命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青春、感悟人生,提升生命的境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引发学生对生命、对青春的感悟与思考,增强学生受挫折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

可赞之处:简洁明了,思路清晰,没有多余语句,重要的关键词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在此之上发散思维

不足之处:我的四季的内容的解读,即四季的在归类总结上,缺少深层次的挖掘,和学生的互动过少,用问题引导却是强压式的,朗读的作用不够充分明显,有点报告式的倾向,文本的过渡部分也比较生硬

但试讲老师的思路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预习,老师在讲解时,也应说明清楚对于学生上述的观点试讲老师也应吸取和规整建议

在这点上,试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活跃学生思维,师生互动,使学生更清楚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

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步骤

设计理由

一、导入

有一句名言说:“人从一生下来到死去,这中间的过程,就叫幸福”是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就像一年四季,经历春夏秋冬,由幼稚走向成熟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在这个过程中,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和泪水那么,我们的生命又将如何度过,我们又将如何去收获幸福的人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洁的《我的四季》

利用名言及提问的方式导入有利于形成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对文本产生兴趣,能主动关注文本内容,进而对生命意义展开初步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张洁,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适时向学生推荐作者的有关作品,拓展课堂容量

2、课文结构分析:

1、“生命如四季”,文中与之对应的是人生什么时期?

回答: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

2、概括作者所说的人生四季的特点?

春——少年时期;播种,劳作

夏——青年时期;耕耘,浇灌

秋——中年时期;付出,收获

冬——老年时期品味,反思

3、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明确: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涵,有助于下面体验活动的开展

(三)交流研讨,活动体验

分组活动,分别研讨生命四季的春、夏、秋、冬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采用多种展示形式,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的认识并谈谈这样设计的感想

1、第一组参考示例:

(1)有感情的朗读25小节,配以钢琴曲《春之声》分工:第二节2人读、第三节1人读、第四节1人读

(2)学生谈感想

参考:在春天,作者用“细瘦的胳膊”,“汗流浃背,四肢颤抖”,咬紧牙关,拚却全身力气地在不毛之地上开垦、播种,像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世的婴儿那样,期待着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作者用文字向我们表明,在生命耕种的季节,自己没有权利逃避,在自己拥有生命的同时也肩负了责任作者深知,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你既然拥有了生命那么你必须得为自己的生命地块负责

2、第二组参考示例:展示夏日的图片,配以解说词,小组推选一人进行成果展示

(1)解说词:可采用第7、8段的文字

(2)学生谈感想

参考:在夏日干旱的土地上,作者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带来雨滴的云朵,但是期望落空了,风,“吹到另一片土地上”她再历尽艰辛找到了水源,但又因疏忽未带容器而无法盛水她又眼看正在灌浆的谷穗因无情的冰雹夭折期待的痛苦与艰辛的汗水在生命的夏季里格外残酷地考验着作者,作者从抱有幻想到艰难寻找自己的水源再到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原本就没有带着盛水的容器,这种生命的过失让作者“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但作者在痛心过后清楚地知道,只有重新开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才是唯一正确的人生选择作者在生命的夏季里似乎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人生的失误,重要的是赶紧振作精神,从挫折中从新走向生命的征程

3、第三组图片参考示例:

学生谈感想

参考:秋天,作者虽然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但她却“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她不灰心,不丧气,因为这里有“又酸又苦的欢乐”,“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邻人不会懂得,与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在生命收获的季节里,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是人生的经历,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只要真正地“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就是生命的收获,而且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就不必用“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4、第四组参考示例:将课文有关段落改变成诗歌,并配乐朗诵

(1)诗歌朗诵

沉默在远方

在远方落雪的山林

如玉的雪花

飘进沉默的大地

心里便有一种空空的冷

空空的冷啊,是一片片淡淡的忧伤

无法承受季节的苍老

苍老的季节里

我凝望

似树般凝望

落雪的山林

曾葱绿过的山

曾叠翠过的树

在远方悄然无声

无声的凝望啊

是一页页无奈的记忆

尽管岁月已经苍老

尽管雪花到处飘零

但在生命的黄昏里

我不再哀叹

我不再寂寞

因为大地上

到处是我留下的足迹

(2)学生谈感想

参考:在冬天,作者冷静地检点自己,为的是“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季节,当我们回望人生的征途时,要想不哀叹和寂寞,在我们每一个的人生驿站都必须真正地付出过,认真地耕耘过,无愧地经历过作者在说自己,我们读到的难道就不是自己吗?

教师总结: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张洁的《我的四季》实际上就是“我”的人生张洁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实际上就是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从刚才同学们的活动体验中,我们能充分的感受到这些

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否则无法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这里我们把文本的教学实施过程落实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借助活朗诵等活动方式,实现体验价值,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四)揣摩品味

勾出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品味,揣摩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意图

揣摩并体会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意图,进一步理解作者文章内容的主旨含义

1.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此句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人生之路靠自己走,自己生命的质量要由自己来决定

2.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此句表达了理想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3.只要我认真活过,无愧的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阐释了这样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只要能认真无愧的对待生命,那么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人们不必用自己的尺度评判别人

(五)特色赏析,领悟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