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文是这个著名小说作家张洁的一篇散文作品一篇近乎于用小说的笔法写就的托物言志的作品题目为《我的四季》,语义双关,表面上是指我在春季里播种,夏季里管理,秋季里收获,冬季里享乐,实际上喻指人一生的辛苦劳累与收获这份人生宣言,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解读:人生如果在该播种的春天不播种,在该操劳艰苦的夏季不付出汗水,在收获的秋季里他就一无所有反之,他播种了,劳作了,流汗了,收获的多少倒不是最重要的
深邃多元的哲理性主题与生动形象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应该说本文的主旨是深刻多元的,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其中有作者关于奉献与索取的思考(但愿只是别人欠我的);又有人生只要奋斗了,就没遗憾,只要付出了奋斗就问心无愧的感触;也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应该负起那份责任,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的认识;还有只有充分地做好准备,充电储蓄,才能在工作中应付自如的教训要把如此众多文章旨意表述出来而不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就在于作者采取了很高明的手法,借助形象生动的文学描写来完成这个任务,让这些文章的旨章附丽于具体生动的描述之中如第二自然段作者对开垦不毛之地的一段描写,深刻、形象,让人难忘就在这形象描写之中,作者懂得了“没有艰辛付出,就别指望有收获”“人不能寻找借口,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形象生动的文学场景的描写与富有文学色彩的哲理性语言的结合,相得益彰,使读者在意兴盎然的阅读之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义
二、说作者及背景
1、走进作者
张洁(1937——),生于北京,原籍辽宁,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国家一级作家;现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诡计文学奖;1922年被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选举为该院院士;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十多种语言,近30部译本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1981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拥护邓小平路线的政治小说)等《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获全国优秀电视剧评一等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证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幽雅醇美她的许多小说意境储蓄深沉,文笔清新,富有散文的抒情,如同一副副“淡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黄秋耘语)
2、文本创作背景
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的探索和表现,张洁把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命名为“大雁系列”,这一组“大雁系列”散文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出现在当时浸泡着泪水、呻吟着苦楚的伤痕文学之中显得特别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张洁的这组散文描写的重点已从十七年时期所强调的社会、政治、历史层面转向了纯粹的人生层面,从而给被被僵硬政治话语束缚太久的当代散文园地吹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风,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末散文创作中出现的状写人生的浪潮;二是,张洁的这组散文洋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以往的文学作品,表达的大多是一种社会批判、政治批判,较少有人像张洁的散文这样从朴素的人道主义立场去再现苦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洁可以说是当代散文领域少有的一位直面苦难、咀嚼苦难并以苦难的本体形式感染着读者的散文作家
沿着第二条写作理念,张洁作了进一步的创作探索,以《我的四季》为代表的张洁这一时期的散文所表现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是处于生活困境中左冲右突的沉重感它和随后出现的《过不去的夏天》一道,代表着张洁的散文创作主题已从情感和道德的范畴扩展到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通过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法熟读课文;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3、态度情感价值观: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说教法
因为深邃多元的哲理性主题与生动形象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学生对文章深刻多元的主旨把握有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采取“语境创设法”和“切己体察法”,创设特定的言语情感,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去体察文中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培养悟感
五、说学情
我所教的是高一快班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理解能力,而文本的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哲理性,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按照“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步骤,带领学生学习张洁“细腻深挚、幽雅醇美”的语言
六、说重难点
因为文本自身语言的特点,所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体会“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将教学的难点放在“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上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四季、人生
(二)、作者简介: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张洁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语言富有哲理
(三)、朗读、感受
1.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感情
2.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生示范朗读,几名学生各选择读一季的内容,比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举例示范朗读要点
5.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四)、领悟、思考
1.师:文章以“生命的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各寓意人生哪个时期?
2.作者给“四季”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结合本文思考每个季节具有怎样的生命特点,从文中找出依据同时谈谈每个季节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
(五)、体验、交流
正在人生旅途的我们,一定和作者有类似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让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与分担你的痛苦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季,写一段话说说你在这一时期将如何去做?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讨论)
(六)、交流、讨论
对于只收获“干瘪谷粒”的作者来说,她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结合文章,谈谈怎样才能让人生具有意义
(明确):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生命因拼搏而精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拼搏奋斗人生才有意义
(七)、仿写训练
“四季是什么?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春是翠绿的诗,萌动着省略和生机;夏是火红的诗,燃烧着热望和情思;秋,是金黄的诗,收获着成熟和希冀;冬,是雪白的诗,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人生如四季,请根据上面的例句,仿写一段关于人生的感悟
(八)、课堂小结:
张洁在艰难的环境中,勇敢的付出,辛勤的耕耘,所以在生命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有她相信你也一样!人生不是简单的经历,而是认真的走好每一步!
八、说板书设计
春——少年时期——播种,劳作
夏——青年时期——耕耘,浇灌
秋——中年时期——付出,收获
冬——老年时期——品味,反思
2008年10月
- 上一篇:《我的四季》说课稿4
- 下一篇:《我的四季》说课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