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十一)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十一)
第十一部分:(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01、要
义项:①yāo,腰;②yāo,半路拦截;③yāo,邀请;④yāo,求取,设法取得某人的信任和重用;⑤yāo,要挟,威胁;⑥yāo,约束;⑦yāo,相约,约定;⑧yāo,制止;⑨⑩yāo,核实;○11要领,关键;○12重要,显要;○13概括,总括;○14简要;○15需要,打算,想要;○16索取;○17终究。
例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102、宜
义项:①合适,适宜;②应该,应当;③大概,也许;④事情,事务;⑤古代祭名;⑥助词,无实义。
例句: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103、遗
义项:①遗失;②遗漏,忽略;③遗失、遗漏的东西;④抛弃;⑤遗留;⑥剩下;⑦排泄大小便;⑧wèi,给予,赠送;⑨wèi,送。
例句: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04、贻
义项:①赠给,送给;②遗留。
例句: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
105、易
义项:①交换,互换;②改变,变更;③容易;④轻视;⑤书名;⑥修治,整治;⑦通“埸”,边界;⑧漫延;⑨平坦;⑩安稳,和悦。
例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可废也?以羊易之。”有诸?
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报》
106、阴
义项: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阴天;③没有阳光;④阴影,树阴;⑤暗中,暗地里;⑥阴险;⑦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⑧时间,光阴;⑨寒冷。
例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橘”。《柳》
107、右
义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例句: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08、再
义项:①第二次;②两次。
例句: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项》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109、造
义项:①到……去;②制造,作;③成就;④时代,时期。
例句: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110、知
义项:①知道;②知觉,感觉;③见解,知识;④了解;⑤交好,相亲;⑥知己,知心的人;⑦主持;⑧通“智”,聪明,智慧;⑨交情。
例句: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祭》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十一)相关文学推荐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一册的备课资料备课手册(会员上传)
- 《滕王阁序》中的溢美之辞与失意之痛(会员上传)
- 《滕王阁序》教学参考
-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综述与练习
- 初中课内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一﹚(会员上传)
-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会员上传)
-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资料中心
- 《自我介绍与提问》教学设计1
- 楷书与行楷不同之处说明
- 为什么说从楷书到行楷是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关键环节?
- 《采访任课老师》教学设计之一
-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教学设计2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设计1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设计2
-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参考及教案设计3
- 《夏感》教学参考及教案设计1
- 《白兔和月亮》教学建议
- 《白兔和月亮》教学参考
- 《白兔和月亮》说课材料
-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3